第55节
??余柏林笑道:“这是事实,我本就已经‘投靠’你和陛下。” ??既然封蔚都给他编了一个“认识于微末”的人设,那么就算有人黑他抱大腿又如何?不服憋着。 ??余柏林之前藏着掖着,一是烦心别人流言蜚语,二是担忧别人不好针对封蔚和陛下就拿他这小虾米出气。 ??现在看来,陛下对朝中控制力度超出他的想象,陛下和封蔚想要护着他别人哪怕想殃及他都难——如之前婉丽公主一事。那么他又有何担心的? ??至于流言蜚语,他两本经义一出,就算再酸他年龄的人,都承认他学识担得起大儒之称,而不是以前的神童。他有才华,又于患难中结识,别人最多酸他运气好,而不是嘲笑他是趋炎附势之人。 ??那么几句酸言酸语也就与名声无碍了。 ??封蔚听余柏林解释之后,也放下心中担忧,笑道:“也对。我两回到京城之后,也将交情公开吧。我看会试,还会不会有人像乡试之时那样欺辱你。” ??封蔚还对余柏林乡试被安排到最差的考号而耿耿于怀。 ??余柏林道:“那必是不可能的。不过就算再来一次,乡试我能考中解元,会试也必不会影响我发挥。” ??封蔚点头。他对余柏林是非常信任的。 ??不过到会试的时候,封蔚还是愁得团团转,恨不得进考场守着余柏林考试,这就是后话了。 ??大致据高考半年前家长们也会觉得自己会很淡定,很相信自己的孩子。而到了高考那天,就寝食难安,是一个道理。 ??余柏林跟陈沛说明之后,也并没有立即离开苏州。 ??他仍旧偶尔去元源书院与书院中老师交流学问,只是不再住在元源书院了而已。 ??去元源书院的时候,余柏林也会将封蔚带上,对外仍称呼是老师张岳家子侄,随他一同来江南,并且保护照顾他。 ??余柏林出远门,自不可能一个人出行,有人陪同很正常。而且封蔚虽不喜与文人打交道,但也并非粗人。他虽出生时家中便已经陷入困境,可封庭是由名师大儒教导,其才华教导封蔚绰绰有余。再加上封蔚和余柏林解释之后,受余柏林熏陶,对儒学见解不低。且封蔚身居朝堂高位,眼界也不一般。与困于书院的这些儒生聊天,不仅不会被人看轻,反而让他们惊讶赞叹。 ??封蔚为此得意了许久。 ??余柏林看着好笑。 ??封蔚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,交流时只捡自己擅长的说,别人又因封蔚冷脸,不会主动找他说话,当然封蔚表现出来的水准就更高了。 ??在与书院中人交流同时,余柏林也托书院老师,得到了各个私家园林主人的邀请帖子。 ??他记得封蔚来苏州时,心心念念要去逛园林,看看苏州的园林和京城的园林有何不同。 ??封蔚还以为余柏林忘记这回事了,见余柏林记在心上,非常高兴。 ??得到邀请的帖子之后,余柏林只要递上帖子,主人若有空,就会带余柏林去逛园子,并不用特意等主人家设宴的时候。 ??恰好苏州有一处园林是书院任教的一位老师堂亲家业,余柏林便在那人的陪同下,先去那座园林。 ??那园林和其他园林相比,更别出心裁一些。园林名叫“竹园”。园如其名,园中草木基本为翠竹,建筑也多为竹制。 ??竹园主人姓邓,字君守。邓君守刚到天命之年,身体硬朗,听到子侄带饱学之人来逛园子的时候,不仅欣然同意,还亲自陪同。 ??余柏林与邓君守见礼之后,介绍封蔚有官职在身。邓君守明了,见封蔚不和余柏林一样拱手为礼,仅颔首而已,并不感到心里不舒服。 ??邓君守也曾做官,后赋闲还家,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。封蔚既然有官职在身,听闻又是京城世家,对一平民的确不需行礼。 ??邓君守若是多德高望重之人,封蔚倒有可能多几分礼节。 ??竹园中只有翠竹,景色却并不单调。苏州工匠匠心独运,将池塘假山、亭台楼阁与翠竹穿插在一起,步移景异,不愧有“咫尺之内再造乾坤”之赞,使人观之不尽,回味无穷。 ??封蔚眼中兴致甚浓。 ??京城园林多大气恢弘,和苏州小巧别致,如写意山水般各有所长。 ??只是他觉得,余柏林周身气质,似乎与这苏州园林更般配一些。余柏林早晚会另建一府,他早已圈定隔壁,正想着早一点给余柏林修建好,待余柏林金榜题名之时,再将其送给他。 ??封蔚一直对其建造风格犹豫不定,现在见到这园林,心中终于有了大概轮廓。 ??工部工匠也有苏州人,想来他们对这江南园林风格很熟悉。 ??园子并不大。邓君守见余柏林和封蔚眼中赞赏惊叹之意,心中十分得意。他又听余柏林谈吐,对余柏林很欣赏,便留两人,吃一顿有竹园特色的饭菜。 ??他们在园林中心一竹亭入座,桌椅都为竹子编造,周围一圈水一圈翠竹,层层叠叠,忘之不尽,入耳泉水叮咚,竹叶沙沙,甚是惬意。 ??说是竹园特色的饭菜,自然和竹子有关。 ??壶中清茶泡着的是嫩竹叶,配着各色肉类的配菜是竹笋,烧的柴火是竹枝,还有一道特色烤肉是竹鼠,连米饭都是用竹筒蒸出来的。 ??做饭的厨娘手艺也不错,将竹子清香都引了出来,吃的人满口竹香,十分惬意。 ??离开之时,余柏林根据传统,要留下字画或诗作。因他不便在生人面前显露身份,便留下一副墨竹图,落款和题字却空着。 ??余柏林解释道,明年他要应试,若考中,便回来来信要回这幅画,补上题字后寄回来。若考不中,便不回来了,邓老把那画丢了便是。 ??文人多有个性,邓君守听闻余柏林所言,觉得这倒是一件雅事,便应下了。 ??他以为余柏林所说应试是进学,心想余柏林连秀才都不是,自己留下其画作也是占位置。若余柏林得中秀才,再补上落款,他挂上这幅画,也有面子一些。 ??邓君守也是文人,以举人之身做官。虽没考中进士,眼力也不错。一番交谈之后,已经认可了余柏林才华,认为余柏林明年进学把握还是很大的。 ??他却不知道,余柏林所说应试,是应春试。若他知道,肯定立刻让余柏林留下落款,不用待应试之后了吧。 ??应该说,余柏林只要说出自己真名,邓君守定会抱着余柏林胳膊不放。一副墨竹图算什么,奉上千金,来首题诗啊!不然再来一副字画也成啊! ??实在不成,在《浅谈》和《集注》上签名留字也可以啊! ??然而邓君守并不知道。 ??所以当他收到余柏林寄回来的墨竹图,看到落款,捶胸顿足,长吁短叹,可想而知。 ??不只是邓君守,余柏林拜访的其余园林的主人也是一样。 ??大概余柏林还未及弱冠,又说明年应试,明年又无乡试。以己度人,旁人都以为余柏林是应秀才试。邓君守让余柏林留下墨竹图,一是自己的确欣赏余柏林谈吐,二是有子侄一同前来,给子侄一个面子。 ??即使被允许逛园子,主人家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求留下字画的。 ??余柏林“连秀才都不是”,主人家大多不会特意请求。主人家不请求,余柏林也不会主动提起。 ??最终,除了邓君守之外,只有一位园林主人向余柏林讨了一副字。还不是题诗也不是对联,仅仅是四个夸赞风景的字而已。 ??余柏林照旧说应试之后再来讨要,落款后再寄回。 ??当这家主人得到余柏林寄回的字之后同样悔之晚矣。 ??而当这两人把余柏林之事传出去之后,其余人知道那逛园子的少年郎便是余柏林之时,其郁闷程度,让那两人心里好一阵舒爽。 ??至少他们慧眼识珠,让余柏林留下了字画了啊。 ??园林再多,出名的也就那几个,再加上园主身份限制,余柏林不可能各个都去拜访。最终逛完想去园林,也不过花费了几日而已。 ??余柏林算算自己在苏州待的时间已经够久,留在别宫侍卫也该担心了。便与书院老师以及陈沛告辞,与封蔚回到杭州。 ??…… ??这时,余柏林到江南,已经一月有余,离离开京城,已经两月。 ??因有李湘陵所给消息,和那死去之人留下证据,刘淳进展很快,对江南官场之事,已经掌握大概。 ??封蔚与刘淳商议之后,觉得此事正是回京之时。 ??他装作已经收集好证据,启程回京,让江南官员们松懈下来。刘淳则留下,继续完善手中证据。 ??商议好之后,封蔚又与皇帝陛下通信,待皇帝陛下同意之后,封蔚便大张旗鼓的表示该回京了。 ??江南官员:你特么的逗我? ??自封蔚来到江南之后,就未曾与任何官员见面,连一次公开的吃喝应酬都未参加。 ??封蔚下船之后便托身体不适,到了别宫就闭门谢客。一闭门,就直接闭到现在离开。 ??他连两江总督,江南巡按都未曾接见,更别说其余官员,衙门更是一个都没去过。 ??难道德王全是一个一个私访来着? ??他到底见了什么人? ??江南这些大官终于坐不住了。 ??他们本来认为,德王就算私访,好歹也会访到他们头上,因此稳坐钓鱼台,德王不急,他们也不急。 ??现在德王说他要回京了。这些人就蒙蔽了。 ??连已经被刘淳拜访过的人都蒙蔽了。 ??他们根本就不信刘淳才是主事之人,还以为刘淳只是德王手下辅助之人呢! ??刘淳:都说明白了你们不信怪我啰? ??德王可不管那一群江南高官堵在门口,反正他要回京了,有本事派人把他扣留下来啊? ??那一群高官能吗?当然不能。 ??德王说他要走了,大摇大摆的走了,他们连坐挽留都不可能。 ??挽留要怎么说?王爷!别走啊!留下来继续玩啊!我们还没请你吃饭听戏呢!那一群瘦马也还没塞给你呢! ??德王说,不理你们,我走了。 ??于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德王的船队慢悠悠的走了,仍旧是走走停停,速度慢的很。 ??江南官员们心里又琢磨了。德王这该不会是假象吧?说走其实没走吧?只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吧? ??事实上,封蔚还真没走。 ??他在江南又玩了些日子,比如扬州什么的还是要去一去的。 ??终于玩够之后,封蔚和余柏林回到船队,终于朝着北方前行的速度终于快了一点。 ??但他们也没有直接回到京城,而是将船队开到了金陵,又在金陵玩了一阵子,还去欣赏了十里秦淮。 ??不过为了不暴露身份,两人只是看了看景色游了游船,没有去捧什么名妓的场子。 ??德王的船队驶到金陵的时候,把金陵的官员吓了一跳,立刻来码头迎接。 ??然而他们并没有迎接到人。船队为首之人道,德王不在船队,另有事在身,他们只是停留在这里等王爷回来,诸位大人请回吧。 ??这消息一传出后,无论是江南官场,还是金陵官场,都是一阵子鸡飞狗跳。 ??江南官员更加确信德王还留在江南,要抄他们的老底,根本只是障眼法;金陵官员则猜测皇帝陛下是不是不止要整治江南,还要清理金陵。金陵一些犯了事的人夹紧了尾巴,低调了不少,生怕就被德王找上门了。 ??其实,封蔚只是和余柏林在金陵单独出游了而已。 ??这虚虚实实,真真假假,让一干擅长脑补的官员们,简直食不知味,夜不能寐。 ??连京城之中,也掀起了很大的风浪。 ??朝中为德王之事吵做一团,皇帝陛下却只一句“德王所做之事全由朕示意”便把所有人给打了回去。